🎧 Listen and follow
簡介
為何企業在 實施OKR 時會遇到困難?
我在網路上聽到一些企業在 實施OKR(目標與關鍵成果)時遇到問題,有些甚至縮減部署範圍或完全放棄 OKR。
但這怎麼可能?《Measure What Matters》(Doerr 著)與《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》(Niven 和 LaMorte 著)兩本書都記錄了眾多因 OKR 而產生深遠變革的成功案例。而且像 Google、Microsoft、Apple 等具影響力的公司都將 OKR 視為不可或缺的策略目標規劃工具。
初次接觸 OKR?請參考「什麼是 OKR?」
建立良好的 OKR 基礎
在推動 OKR 之前,設定清楚的期望值並打好基礎非常重要,以避免在實施過程中產生誤解、失望與挫折。我們將探討企業在實施前必須充分釐清的幾個關鍵要點。
實施前必須了解的 10 件事
1. 預期會有學習曲線
與易於理解的 KPI 不同,OKR 是一種轉型管理框架,代表企業在策略、規劃與執行上的重大轉變——這並非一蹴可幾。OKR 需要訓練、實踐與教練的協助。
多數文獻建議企業需要 6 個月至 1 年才能熟悉 OKR,亦不乏企業與 OKR 顧問合作長達 2 年的例子。
2. 清楚了解為何要 實施OKR
當理由不明確時,管理者會很難支持 OKR。你必須識別組織的問題與需求,並說明 OKR 如何解決這些挑戰。
當你能將 OKR 與管理者日常工作中的困難直接連結時,更容易獲得認同——因為它變得切身。
3. CEO 必須全力投入
在 Ben LaMorte 的《The OKRs Field Book》中提到:
「與任何變革管理計畫一樣,沒有高層支持的 OKR 計畫幾乎不可能成功。」
通常這位高層就是 CEO,尤其當你希望跨部門部署 OKR 時。所有部門都必須同步對齊——而這需要 CEO 親自推動。
OKR 關乎整體的對齊——一切始於上層,向下延伸至整個組織。領導者的 OKR 示範也非常重要。
CEOs,不要鬆懈,直到產生動能
CEO 需要積極推動 OKR,直到真正產生動能。這可能需要長達 2 年的持續領導、監督與培育——但一旦 OKR 扎根,就能建立文化,進入自動運行狀態。
4. 你需要清晰的使命與願景聲明
如果沒有明確的起點,你無法引導員工與專案方向。以目標為導向的策略,始於使命與願景聲明,其餘的一切從此展開。它是方向、對齊與全局觀的基礎——因此被稱為「北極星」。
在《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》中提到:
「OKR 絕不能憑空而生,而必須反映企業的使命、長期目標與市場佈局策略。換言之,它們應該將使命、願景與策略轉化為行動。」
延伸閱讀:「OKR 如何建立企業文化”」
5. 認識外部 OKR 教練的重要性
要精通 OKR,需要閱讀相關書籍、取得認證,並歷經實戰考驗——也就是實際面對各種特殊情境與人際挑戰,來自不同的 OKR 實施經驗。
外部 OKR 教練可能經歷過無數次這樣的情境。你可以利用他們的經驗,幫助你快速部署 OKR,避開大多數初學者的痛苦與陷阱。
6. 指派內部 OKR Master
從第一天起,公司就應指派自己的內部 OKR Master,負責向其他團隊推動 OKR,並確保在外部教練離開後仍能持續正確執行。此人需研讀關鍵書籍,並接受外部教練的完整訓練與輔導。
在軟體開發的 Agile Scrum 管理中,亦有類似角色──Scrum Master──其職責對 Scrum 實施至關重要。
7. 讓 OKR 適應你,而不是反過來
許多公司花太多時間煩惱自身獨特情境如何與 OKR 配合。OKR 是一種框架,而非一套僵化規章制度。
OKR 文獻多次強調:根據組織需求微調 OKR 是被允許的——它具有彈性。只要了解這一點,推動過程將簡單許多。
不過,無論你如何調整 OKR,都要牢記 F.A.C.T.S. 五大核心原則:
- Focus(專注)
- Alignment(對齊)
- Commitment(承諾)
- Trackability(可追蹤性)
- Stretch(延展性)
只要你把這些原則牢記在心,正面成果幾乎是必然。
延伸閱讀:OKR F.A.C.T.S. 超能力
8. 別強制全公司推行 OKR──應該循序漸進
有些企業效仿 Google,嘗試全公司同步推動 OKR,但反而遭遇問題。當你硬性要求「全員制定 OKR」,就容易淪為一種上對下的指令,而非解決方案。OKR 應是鼓舞人心、富有願景的。
此外,也沒必要把 OKR 套用至所有業務面。依我經驗,OKR 最好的推行方式是從開放接受的主管與團隊開始,由 OKR 教練與團隊合作,透過實際成效展現 OKR 的力量——這是鼓勵其他主管跟進的最佳方式。如此一來,OKR 文化能自然萌芽、低阻力地擴展。
延伸閱讀:「如何為個人 OKR 建構合理立論」
9. 理解 OKR 與專案管理的差異
OKR 是公司層級的管理框架,但它僅針對「目標設定」——OKR 指引方向;至於執行任務,例如行銷活動、品質測試、程式撰寫等,則屬於專案管理的領域。
OKR 文獻中對 OKR 與專案管理的關係描述含糊不清。儘管連結方式不甚明確,但理解這層關係極為重要。
OKR 與專案管理是透過「Initiatives(專案活動)」建立連結。而 OKR 軟體也可與專案管理工具整合,讓任務執行狀況在 OKR 平台上得以順利追蹤。

延伸閱讀:「OKR 在專案管理中的角色」
10. 不要期待第一次就推動成功
OKR 是框架,而非一套僵化的方法論。你可能會花些時間調整與適應,其中不乏挫敗,但這正是 OKR 的設計初衷——它是一個循環式流程,包括計畫、執行、反思、改善,再重新開始。
推動 OKR 的重點不是「你目前在哪」,而是持續進步,這正是「迭代(Iteration)」的精神。
結語:建立清晰預期是 實施OKR 的關鍵
推動 OKR 就像開始運動計劃。起初大家覺得好主意,但很快就可能鬆懈。因此,制定合理的預期並事先做好準備非常重要。
你必須理解:OKR 是一種變革性策略,具有學習曲線,公司需要時間逐步適應。而 CEO 必須在初期積極參與與領導,才能確保系統真正落地。
另外,請記得:OKR 是「框架」,而非規範——你可以根據需求調整,只要忠於 F.A.C.T.S. 原則。
OKR 最佳推動方式是從 1-2 個試點團隊開始,由他們展現成效,引導其他主管加入行列。

訓練、實踐與輔導至關重要。一位有經驗的外部 OKR 教練能加速推動,而你自己的 OKR Master 則負責接棒,持續優化推動流程,透過迭代逐步修正執行問題。
References:
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 – Driving Focus, Alignmetn and Engagement with OKRs – Niven and Lamorte (2016)
The OKRs Field Book – A step by step guide for 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 – Ben Lamorte (Copyright 2022)
Measure What Matters – How Google, Bono and the Gates Foundation Rock the World with OKRs – John Doerr (2018)
C2believe OKR課程 訓練
C2believe 提供 OKR 訓練課程、練習和教練。
公司場域或第三地 | 英文 / 中文 | 在台灣或境外
• 領導層 OKR 簡介 (2 小時)
• 團隊 OKR 課程 (18 小時) – 課堂時間、練習和教練
• 為期 8 個月的 OKR 展開(教練與種子教練訓練)
請在 此聯絡我們 了解您的 OKR 訓練需求。
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