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sten and follow
介紹
計劃是管理者最重要的技能之一,這也是為什麼 OKR 計劃與管理在像 Google、Microsoft 和 Apple 這樣的重要科技公司中越來越受歡迎的原因。
然而,台灣科技公司在計劃方面面臨挑戰,原因在於缺乏結構化的培訓或指導來進行公司或專案計劃。
對於研發(RD)專案而言,許多計劃工作都是由專案經理(PM)來完成的,他們在處理專案開發的多個面向時,經常感到沮喪和不堪重負——他們常自嘲為「是 Poor Man 的 PM」
不良規劃令人痛苦。真痛!
不良規劃的後果包括:
- 項目延遲
- 項目參數頻繁變動
- 部門衝突
- 員工沮喪
- 會議過多
我見過一些項目拖延數月甚至數年。CEO們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存在,但往往不知如何解決。
OKR:有紀律、有結構、技術性的規劃方法
規劃應該滲透於公司文化中。目標與關鍵成果(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,OKR)管理引入了一種有紀律的、以目標為導向和以進度為基礎的方法,幫助公司在短期內實現大目標。

OKR方案 #1 – 看清全局
規劃通常是一個線性且邏輯性的過程,將項目和任務按照順序逐一列出,直到完成目標。
然而,多數科技項目是多維度的,涉及高階管理層協同合作 。
OKR從公司的使命和願景出發,自然地向項目和員工層層傳遞。
通過這種結構,經理和團隊可以更好地理解自身角色及其在大局中的重要性。這增強了部門間合作、犧牲和妥協的意識。高階管理者、RD、行銷、銷售、營運和工廠等部門的協作,這可能非常複雜。

OKR方案 #2 – 科學規劃 vs. 粗略估算
經理可能會問工程師:「完成這個任務需要多長時間?」
工程師回應:「大約一個月。」經理接受了這個回答。這就是不良規劃!
這個例子展示了任務預期的粗略估算,充滿風險,可能導致失望。
拆解任務!
OKR要求仔細檢視像上述例子的任務,並將其拆分成更小的子任務。這些子任務需要被明確並計算所需時間,累積的時間將確定截止日期和所需工時。
這是一種基本的規劃策略,但你會驚訝有多少經理僅僅進行粗略估算。

OKR方案 #3 – 基於進度的任務更易監控
OKR強調任務應該是「可計數」或「可量化」的。
替代:「在14天內寫一篇網站文章。」
使用:「在14天內寫一篇2000字的網站文章。」
像字數這樣的量化指標提供了一個清晰、客觀的進度表現,管理層和個人都可以輕鬆追蹤。

OKR方案 #4 – 集中報告促進責任感
在OKR中,所有的目標和關鍵成果都會公開共享在公司平台上,使進度透明化。
當進度對每個人都公開時,個人會感到更強的緊迫感和責任感,任務按時完成的可能性大大提高。

OKR方案 #5 – 人人都是經理
傳統的自上而下管理方式賦予經理監督、追蹤、報告和推動進度的職責。
在OKR中,一線員工積極參與自己的OKR——制定、安排並監控進度,必要時進行調整。從本質上來說,他們在自我管理。

OKR方案 #6 – 靈活、可達成目標且穩定性更高
OKR週期通常較短,約為三個月。為什麼?較長的規劃週期(例如半年或一年)更容易讓人對目標失去專注。
短週期規劃要求每個人專注於精心設計的任務分解計劃,這將減少不良規劃中的波動性。
此外,當目標清晰可見時,更容易達成。

OKR方案 #7 – 更多責任感,更少會議
工程師不喜歡頻繁的會議——他們更喜歡不被打擾地專注於手頭工作。然而,許多科技公司仍頻繁舉行每週甚至每日的進度會議。
OKR強調自我管理。每個人對自己的進度負責,並每週記錄。如果進度一切順利,就不需要頻繁的會議。

OKR方案 #8 – 回顧與進步:反思、提升、超越
正如方案#5所述,每個人都實踐管理。然而,並非每個人一開始都能做到完美。
OKR融入季度績效回顧,提供了檢視過去不足並計劃未來改進的機會。
OKR 有一個叫「挑戰」的概念,它鼓勵員工追求更高目標、更快進步、變得更優秀 —— 超越昨天的自己。
OKR結論:短時間內實現大目標
OKR專注於短期、以目標為導向、以進度為基礎的規劃,以減少由不良規劃引起的波動和衝突。
此外,OKR強調自我管理,推動責任感、成就感和專業成長。它是一個虛擬的管理訓練平台,培養一個技術精湛的規劃團隊。
當每個人都與公司文化和目標保持一致時,就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大事。
若要了解更多關於 OKR 的資訊,請參閱我們的文章《OKR是什麼?》。

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於 OKR 如何幫助您的業務運營,請聯繫我們以獲取 OKR 介紹。
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