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為什麼不建立品牌?- 品牌在台灣 第二部分

by | 3 月 5, 2020 | 品牌推廣 | 0 comments

品牌在台灣的第二部分,在第一部分,我們討論了臺灣品牌的一般概況。 在第二部分中,我們將加以討論為什麼公司不建立品牌甚至迴避品牌,以及在建立良好品牌導向文化上為什麼這些原因不應該成為障礙。

 

公司沒有建立品牌的原因

  1. “實在說,我不了解品牌”
  2. 這不是可恥的事。 在臺灣至少99%往來的生意很難給你一個好的品牌定義。 目標很容易理解 – 建立市場上認同的公司商標。 困難的部分是如何達到這個水準,那就是"建立品牌"的技巧。


  3. “我的產品與星巴克、蘋果或麥當勞的消費類別不同,因此建立品牌並不重要"
  4. 認為建立品牌完全是為了獲得如同星巴克或蘋果的地位是錯誤的。

    你賣咖啡或牆面看板並不重要,我們都有客戶。 品牌是關於在情感層面上與客戶建立聯繫,建立信任並進行銷售。


  5. “我只有幾個客戶,為什麼需要品牌?”
  6. 當您的公司提供組件給一個或多個客戶(例如提供政府科學技術),為什麼要建立品牌? 您可能只有一個客戶,但您的員工眾多。 建立品牌也是建立文化,這意味著讓所有員工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。無論您擁有多少,對您的客戶來說一貫的文化可以提供強大的品牌形象。

    誰說您唯一的客戶不會出去尋找另一個價格較低,卻有更好形象的競爭對手呢?


  7. “建立品牌需要長期的時間,而我沒有時間”
  8. 對於老牌公司來說,建立品牌不必如此黑白分明——建立品牌與否不是問題。 您可以如嬰兒學步般進行品牌推廣。 您可以從品牌資訊開始,逐步在 宣傳單、目錄、電子郵件中傳播 , 您的客戶和員工將開始感受到這些變化。 在某些時候,您可能需要重新設計網站。 然後您可能想要重塑品牌商標- 蘋果做到了,阿迪迪斯做到了,您也可以做到。

    品牌就像運動。 您每週鍛煉一次或每週鍛煉五次並不重要,都會有一點幫助。如果您不以品牌為導向,歲月流逝您會後悔沒有更早建立起強大的品牌文化。


  9. “品牌需要資金投入”
  10. 是的,聘請一家顧問公司來幫助您重塑文化,建立品牌策略可能會付出較高代價。

    然而,網上有很多資訊,還有大量的書可供閱讀。繼續,在Google或Youtube上查找"品牌"。 您可以自己學,但是...

    問題不在於該做什麼。 問題在於改變。 大多數公司都陷入了傳統行銷的循環以響亮、有說服力、有操縱性的廣告來推銷產品。 他們行之有年,很難轉向"品牌"意識形態。 這真的需要轉變模式並不容易。 您的想法可能是著力您的產品優勢和功能,但品牌優先順序是與客戶建立信任關係。


  11. “我的商標看起來老舊,但我現在不想更改它”
  12. 是的,漂亮的商標會有所幫助。同意如果它匹配您的業務和產品,這將是另一個優勢。然而,商標只是品牌的一部分,無疑 不是最重要的方面。

    我的同事將耐克商標描述為“大香蕉”(對不起,耐克)。 阿迪迪亞斯的商標只是三條條紋。 索尼商標根本不是傳統性,而是四個字母 S-O-N-Y。這些在美學上都不 算突出,然而它們卻是三個最具代表性的象徵。這不是因為商標本身,而是圍繞它們含括的一切;高品質、無可挑剔的服務、清晰的品牌資訊,最重要的是一種普及的文化,邀請客戶嘗試一些能改變他們生活的東西。

    除了商標背後的所有學術知識(顏色、負空間、形狀、對比度、符號等)之外,最重要的方面是商標必須獨特且簡單到足以識別,例如“三個條紋”。

  13. “我的銷售量上升,表示我的品牌已經表現不錯。”
  14. 如果因為您的銷售一直很好,並不意味著您就有一個好的品牌。 假設明年有新的競爭對手以較低的價格進入市場,那麼您可能會失去一部分客戶。 顯示您的產品有可能沒有品牌忠誠度。 您擁有的客戶只是跟隨低價領導者。 想想台灣的星巴克,過去20年來一直保持著忠實的客戶,無論所有低價咖啡連鎖店進入市場的情況如何。

這也是我們遇到臺灣知名公司迴避品牌的原因。 這些都是合理的憂慮,但都基於對品牌是什麼以及真正能為公司做些什麼的有限理解。

第三部分中,我們將探討成功的公司如何利用品牌力來發揮優勢。

我們是品牌大使,我們專精於製作影片 告訴我們該怎麼幫助你(聯繫我們
Sam Nada | Founder of C2Believe Productions | www.c2believe.net

0 Comments

Submit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